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
推荐阅读: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他比我懂宝可梦、天域丹尊、九星霸体诀、网游之剑刃舞者、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万相之王、九龙归一诀、史上最强炼气期、我用阵法补天地、
第202章最后的真相
张安世笑得合不拢嘴。
三十万两……多吗?
当然是很多!
可是……收益更惊人啊!
于是张安世道:“就这……还是看那太傅比较可靠,若是寻其他的少师,或者其他的太傅、少傅,还有各种鞑靼的王公,可能十万两就能敲定了。只是我张安世做事要的就是谨慎,这个太傅是先办事,再给钱,和其他人不一样。只有咱们大明将你拿下,他才收银子,而定金,不过区区一万两而已。我就喜欢这样实在的人!”
顿了顿,他又神彩飞扬地道:“想不到吧,你自以为自己进入我大明,可以蛊惑人心,可以妖言惑众,哪曾想到……大明真正的敌人在南京城,在我大明内部,可你这鞑靼的走狗,又怎么会想到,鞑靼的敌人,则在漠南,也在他们的内部。“
”伱自以为你效命鞑靼,这鞑靼人就和你一条心,可曾想到,鞑靼也不是一个整体?这里头……有各部人马,每个人都各怀心思,莫说是三十万两,就算是十万两、五万两,也有人争着抢着,想将你卖了。”
书生:“……”
这书生的脸色,变得越发的惨然。
他曾想过,自己被察觉身份的许多可能,他的所有反思,几乎都在自己的身上。
譬如自己派出去的人,是否不可靠,又或者……自己本身露出了什么马脚。
可唯独没想到,张安世让人去了大漠,不只去了大漠,而且干的是跟他现在干的一样的事。
张安世乐呵呵地继续道:“还不只如此呢!这三十万两,其实也不只是你的买命钱,你的命,在我眼里不值这个价,我这叫立木为信,是借你人头,和人家长期合作,借此了解鞑靼的动向,将来,更是为我大明所用。”
书生眼眸里露出了一丝不甘,冷着脸道:“这太傅是谁?”
说起鞑靼的太傅,还真的很多,当初元朝入主中原的时候,以汉朝的官职大封官职,什么太傅、太师,就好像不要钱一样乱发一气。
此后北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为了拉拢各个部落,几乎每一个部落首领,不是太师就是太傅,若你是一个少师、少傅啥的,走出门去都觉得丢人现眼。
张安世很满意书生的表情,笑着道:“不告诉你。”
“真正知道我身份的人只有两人。”书生道:“那便是鞑靼汗和太师阿鲁台。至于其他人,可能会知道我一些行踪和身份……”
说到这里,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努力地想回忆着什么。
张安世却是看着他道:“你不用去猜测了,你认为知道你身份的人只有那么两个人,却没想过,这二人……是否会在喝酒时,和人说起你的一些事,你以为他们一定守口如瓶,却没有想过,这鞑靼的上层贵族,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你自觉得泄露身份是生死攸关的事,却没有想过,知道你身份的那两个人……却可能只当你是谈资。”
张安世笑了笑,其实他知道,对方是聪明人,很多事情,只要一点即透。
这不过是人性罢了,你生死攸关的事,和你的主子有啥关系呢?
喝一顿酒,吹一下牛,可能就把你卖了!
你的那些主子若是当真谨言慎行,何至于被赶回漠南,在大漠里放牧为生?
书生叹息道:“所以,你知道我不少事,可是……其实也只是知道一些大概。”
到了现在,张安世不介意地坦然道:“对,那太傅所告知的,是你身体不好,经常咳嗽,而且动身从漠南赶来了南京城。噢,还知道你爱穿儒装……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其实……只要有这些线索,最后你的行踪败露,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书生低着头,苦苦思索,随即他惨笑着道:“三十万两,哈哈,居然只是为了三十万两……人竟可以目光短浅到这样的地步!区区三十万两,便错失我这样的人……我为他们带来的,何止是三十万两银子,能给大明造成的损失,更不知多少个三十万两。”
张安世笑道:“道理其实你比我还明白,对这太傅而言,他能得三十万两,是揣进自己的家里,至于你带来的好处,于他又有什么用呢?”
书生愣了一下,像是一下子醒悟了一般,随即叹息了一声道:“哎……你说的不错,倒是我……一时糊涂了。”
他显得极沮丧,某种程度而言,张安世不啻是在诛他的心。
朱棣端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一言不发,不过在听到三十万两的时候,他的眉还是忍不住地颤了颤。
明明有便宜的十万八万可以打发……张安世这个小子,居然……
花银子也太大方了。
这是朕的银子啊!
当然,心痛归心痛,朱棣却还是依旧不露声色,他很清楚,真论起来,能抓住人,莫说三十万两,便是五十万、一百万两,这个银子,他也得咬牙交出来。
只是张安世的思路,却令朱棣不禁佩服。
这家伙,从来都不走常理啊,谁能想到,当逆党们日益迫近,不断给出无数难题和杀招的时候,张安世居然会提前往大漠下一步闲棋呢?
此时,张安世认真地看着书生道:“那么你呢,你为何为鞑靼效命?”
对于这个问题,书生倒是平静地道:“我祖祖辈辈,都为大元效命,这……还需要理由吗?”
张安世道:“鞑子入主中原,祸害天下,如今败逃大漠,惶惶如丧家之犬,怎么,你到现在还认他们是主人?你难道忘记了,鞑子入主之前,你还是汉人,是宋臣。”
书生却是摇头道:“不,祖辈的时候,我也不是宋臣,我的祖辈,既为辽臣,也为金臣,此后……更为元臣。”
张安世挑眉,冷冷道:“认贼作父?”
书生道:“若是安南侯是来和我争吵的,那么……似乎现在并非是时候。”
张安世倒是随即一笑,便神情缓和下来,道:“好,你继续说。”
书生道:“我叫张兴元,家父张思道。”
张安世听的还是一头雾水。
可此时,一旁坐着的朱棣,脸色却是微变,随即定定地看着书生,冷笑着道:“前元世侯张思道的子孙?”
书生很是干脆地道:“是。”
所谓世侯,最早要追溯到金朝的时候,金人入关,为了统治,与当地的豪族合作,其中最声名赫赫的,号称九公!
这九大豪族可在自己的地盘设置公府﹐任命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可以说是比大明的藩王权柄还大。
此后,等到蒙古打败了金朝,可蒙古人少,为了统治,也沿用了金人的做法,收买汉人的地主武装,这便是张安世可能了解不多,而在明初时,人尽皆知所谓的元朝世侯。
这些汉人豪强地主,被蒙古人封为万户,使其分统诸路,在本地招募汉人为兵,作战的时候,汉军第一波攻击,若是不能胜利,就让色目军马继续强攻,若是还不能胜利,这才让蒙古人出击。
可以说,这些世侯,为元朝立下了赫赫功劳。
别看他们只是小小的万户,可是实力却是盘根错节。可能进入元朝的朝班里,区区一个万户,不值一提。
可一旦在地方上,他们的权力,却几乎形同于皇帝!
往往这些管辖的人口,在三万至六万户之间,一户若是五口人,那么就是直接管辖十几万至三十万人口,管辖面积,小则一个县,大则有一个府,在这一片土地之内,他们拥有司法、征税、征兵、任命地方官员的一切特权。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除了按时给元朝朝廷上贡一定的税赋之外,他们在自己的领地,想征多少兵就征多少兵,想将税率调整到多少,司法诉讼,他们想怎么判决就可以怎么判决!地方的官吏,他们随意任免,甚至根本不必向元朝的朝廷报备。实际上,那些元朝的统治者,也懒得会管。
最重要的是,这等世侯,是万全世袭,而对于你们怎么世袭,其实也不似汉朝对待诸侯王一样,会有各种礼制的规定。
统治者们,压根就不在乎你是否触犯了什么王法,你说谁继承你的世侯之位,他们都认。
当初朱元璋北伐,抵抗最激烈的,这汉人世侯就是其中之一。
就比如眼前这个自称张兴元的爹张思道,在明军北上之后,抵抗最是积极,甚至远比许多蒙古人更为激烈。
不少蒙古人还存着,中原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回大漠里去。可这张思道不一样,抵抗得十分激烈,直到大势已去,连元朝皇帝都往大漠跑了,当时朱元璋招降这张思道。
张思道却耻于做这大明的臣子,直接归隐山林。
张安世大抵知道了前因后果,不禁道:“你为鞑靼人效力多少年了?”
张兴元如实道:“已有十数年。”
张安世随即就道:“十数年?那你一定有不少党羽了?”
张兴元却道:“天下处处都是思怀大元的人,可以说,人人都是党羽。”
这话,直接听得张安世禁不住冷笑。
似乎见张安世不信,张兴元道:“我家世代在燕赵之地,亲朋故旧无数。”
这种世侯,他说自己故旧无数,倒是没有错。
此等土皇帝,在地方上盘根错节,而且这些人,恰恰最会教育子弟,无论是弓马,还是读书,都和目不识丁的什么朱十三、赵九、刘二十六之类的寻常百姓,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本身这些人……就是各个王朝笼络的对象和人才。
张安世不由道:“也就是说,当初你的亲朋故旧……有不少,都愿为鞑靼人效力?”
张兴元点头。
张安世似乎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道:“所以你们偷偷地私下联络起来,其中这些人,不少人已不乏成为我大明的文臣武将,即便不是文臣武将,在地方上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是吗?”
张兴元又点头。
张安世道:“元人残暴,你们就这样甘心供他们驱使?”
“可大明又好到哪里去呢?”张兴元咳嗽一声,随即露出讥讽的样子道:“像我们这样有本事的人,朱元璋却用科举来限制,不是人人都有兴趣去读学四书,读八股。再者,朱元璋屠戮的人还少吗?大元在的时候,从未亏待过忠臣。”
张安世面容冷了下去,忍不住提高了声调道:“可他们屠戮的是万千百姓。”
张兴元不置可否,只默默地看了张安世半响。
半响后,却叹口气道:“无论如何,输了就是输了。我无话可说……”
张安世道:“你既供鞑靼人驱使,那么我来问你,为何有这样的人……供你驱使?譬如徐闻,譬如今日随你一起带兵谋反的右哨人马……”
张兴元抬头看着张安世,道:“他们本就思怀大元,在大元的时候,他们的祖辈们也做官,却不似在大明一般憋屈,大明的所谓官,不过都是流官而已,统领的兵马,分毫都不可染指,只有节制之权!可在大元,他们便为一方诸侯,而大明的皇帝老子,只要一不高兴,就可将你罢黜,甚是可能得来惩罚,换做是谁,心里会不怀怨愤呢?”
顿了顿,他又道:“当然,怨愤归怨愤……其实还不只如此,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为我效力,追根问底,还是要归于当初的靖难!”
“靖难?”张安世一脸疑惑。
显然,这个答案是他意想不到的。
张兴元很快就说出了原因,道:“当初我虽联络了不少人,可是朱元璋在的时候,对我等世侯和蒙古人都有防范,所以……几乎没有任何带兵和领兵的机会。所以那时候,我做的,不过是每日走亲访友,与人抱怨罢了。可是……建文登基,我立即意识到,那建文暗弱,远不及朱元璋。恰好他要削藩,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等到朱棣……”
朱棣坐在一旁,忍着这个家伙直呼其名,倒没有发作,他现在只想知道真相,反而没有轻易打断张兴元,只安静地听着。
张兴元继续道:“等到朱棣起兵,恰是用人之际,于是……我便安插了不少人,进入燕军之中。原本的用意是,制造明廷内部的混乱,等他们杀个几年,到时大明必然四分五裂!到了那时,我们再入主中原,重新夺回当初的一切。“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短短两三年功夫,这朱棣便杀入了南京城,使这大明重归一统。”
他情不自禁地露出了遗憾之色,说实话,朱棣当初确实不过是在北平的一个小小藩王,这一点兵力和人马,换做任何人……都觉得必败无疑,就算朱棣大力出了奇迹,大抵也不过是割据一方,整个大明陷入长久的内乱。
谁能想到,朱棣这么一个小藩王,最后竟是直接打过长江,而且迅速地结束了战争!
张兴元接着道:“当然,虽然这些目的没有达到,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那就是……当初原本进入燕军的人,虽没立什么天大的功劳,成为公侯,可至少……绝大多数却都因为从龙之功,或多或少,进入了南京,就说这京营右哨的将军花不鲁尔。他是蒙古降卒的后代,照理,是不可能得到大明的信任,甚至进入京营,充当武官,可恰恰是因为靖难,他才可以节制一方的人马。”
朱棣不禁动容,他眯着眼,这一刻,骤然明白了什么。
当初靖难的时候,兵力实在太少,所以对于任何愿意追随靖难的人,朱棣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来者不拒,这样看来,倒是让张兴元这样的人占了便宜。
张安世道:“所以……你借他们想弑君,然后呢?”
“弑君的事……”在张兴元镇定地道:“对我们而言,其实并没有好处,因为我也清楚,现在鞑靼部在朱元璋时几次横扫大漠,实力还没有恢复。就算中原发生了内乱,十年二十年之内,其实也很难能够入主中原。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大家继续潜伏在天下各处,伺机而动。”
于是张安世便问:“你既知道,那为何要动手?”
张兴元道:“之所以动手,是因为………你们已经察觉到我们的动向了,若是你们没有察觉,彼此或可相安无事,我们等得起,等鞑靼一统蒙古,到时再里应外合,才有恢复大元的希望。“
”可惜的是……我很清楚,朱棣是什么人,他一旦察觉到有逆党活动,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穷追猛打,迟早……我们还是可能泄露行踪的。想要彻底摆脱这些,唯一的办法,就是除掉朱棣……顺便……”
说到这里,张兴元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随即道:“还有除掉你。”
张安世不禁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所以你突然有这么多的动作,可以说是令人眼花缭乱,又是徐闻,又是栽赃宁王,还有这一次……其实都只是狗急跳墙而已。”
张兴元感叹道:“我一辈子的心血,终是在今日葬送了,所以也无话可说。”
张兴元随即看了张安世一眼,带着几分感慨的口气道:“你是个人才,我自以为自己已是聪明绝顶,却终是不如你。成王败寇,现在也没什么可说的。”
说着,他居然露出了笑容。
就好像……对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并不担忧。
倒是他顿了顿,继续道:“我是将死之人,你也知道……我这病……已有许多日子了,患了此病,其实活着和死了,也没有多大的分别,今日虽然落在你们的手里,却也没有多少遗憾了。只可惜……家父临死之前,曾心心念念,北望大元兵马入关,终究无法在我的手上完成,反而因此元气大伤,实在遗憾。”
朱棣终于坐不住了,阴冷地看着他道:“是吗?可惜那老贼已死,如若不然,若是让朕捉了,势必碎尸万段。”
张兴元只淡淡一笑:“那又如何呢?不过是逞口舌之快而已,如今……你们想让我受什么酷刑,那就直截了当吧……”
他苦笑道:“只是我已病入膏盲,应该也承受不了多少酷刑,可能要教你们失望了。”
张安世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显然很愤怒,于是张安世便道:“名录呢?”
“名录?”张兴元淡淡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便道:“那些与你勾结之人的名录,交出来吧,或许死得痛快一点。”
张兴元却摇摇头:“你们拿不到的,我不可能告诉你们。”
张安世却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你们的财富……”
张安世说到这里,顿了顿,凝视着他道:“你能活动这么久,只怕并非是因为你的家世吧!你们张家……做了这么多代人的所谓世侯,甚至是在金朝的时候,就曾裂土一方,名为万户,实则却是国中之国,这数百年,盘剥了多少民脂民膏,蒙古人这么快败退,我想……你们也不可能将这么多的财富带走,只怕……你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定还藏着累世家业,这些……难道也不该说吗?”
张兴元皱起眉头,默不作声。
朱棣的眼眸却一下子亮了。
只见张安世接着道:“而且,我刚才故意说到了三十万两银子,收买鞑靼太傅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你的表情,他对三十万两银子……没有丝毫的波澜,甚至表现出了讥讽,由此可见……这三十万两银子,在你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你所觉得讽刺的是……自己竟只因为区区三十万两,就折在了这里。这些……你不说清楚,难道就想那么容易地死吗?”
张兴元抿了抿唇,便道:“我是个聪明人,而你也是个聪明人……”
他顿了顿,昂首,直直地看着张安世,眼里透着一丝无畏,道:“你认为,我会愿意说吗?我早说过,我是将死之人,一个人即将死去,又如何可能让你们如愿呢?所以你吓不到我,就不要白费心机了,还不如赶紧上刑,让你们出出气,其他的……就不必痴心妄想了。”
朱棣显出了几分不安。
他心里知道,这张兴元能猖狂这么久,必是个意志坚决之人,寻常的办法,肯定对他无用。
朱棣站起来,借故走到一边。
张安世会意,便也起身上前,与朱棣嘀咕。
朱棣道:“此事事关重大,看来不用刑他不会招,可寻常的刑法,只怕也无法教他开口,是否召纪纲来,这个家伙……干这个还成。”
张安世轻轻地摇了摇头道:“陛下,此人重病在身,纪纲那三脚猫的功夫,只怕还没上,人就被折磨而死了,有的人,单凭刑法是不能摧毁其意志的。”
朱棣皱眉起来,显得忧心忡忡:“只是将他碎尸万段,实在难泄朕之愤恨啊,这家伙藏了这么多的银子,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同党……就这样死了,实在可惜。不如……诓骗他,给他求生的欲望?”
张安世依旧摇头:“陛下,放弃吧,我们骗不到他的,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他已分清了局势,绝对不会相信我们的,他又不是朱勇……”
朱棣的眉头皱的更深了,烦躁地道:“那该如何?”
“其实……臣还布置了一手……”张安世目光幽幽,下意识地露出了贼笑。
朱棣骤然打起了精神,忙道:“咋不早说,露了什么手?”
“需等一等……”张安世带着一丝神秘地道:“先将此人看押起来,其他地方,只怕不放心,鬼知道……这宫外头还安全不安全,他的党羽知道他落网,一定狗急跳墙,恨不得立即杀人灭口,所以臣建议,暂时将他关押在宫中,最好……让亦失哈,调一些心腹之人守着,要不……魏国公咋样?或者淇国公和成国公也行。”
朱棣却是语出惊人地道:“何须这样麻烦,朕亲自守,入他娘的……朕这几日,啥事都不干,就盯着他,可保万无一失。”
张安世忍不住露出了钦佩的样子:“陛下为了铲除乱党,殚精竭虑,亲力亲为,真的很令臣佩服啊。”
朱棣老脸一红,带着几分不自然,将目光看向了别处,接着口里道:“宫中的事,自然朕来管,你别继续啰嗦了,赶紧他娘的办事去吧!噢,宫外要小心为上,最好让模范营日夜随扈你的左右!朕看,这些人十分可靠,总之,决不可让贼子有可趁之机。”
张安世带着几分得意地笑了笑道:“陛下放心,说到保护自己,臣是很在行的。”
朱棣细细一想,觉得有理,这满天下的人都被刺杀了,若只能活下一人,那么十之八九,可能就是这个张安世了。
于是朱棣便道:“既如此,那就赶紧地做事吧。”
“是!”张安世不敢迟疑,便赶紧火速地出宫去了。
www.bq46.cc。m.bq46.cc
张安世笑得合不拢嘴。
三十万两……多吗?
当然是很多!
可是……收益更惊人啊!
于是张安世道:“就这……还是看那太傅比较可靠,若是寻其他的少师,或者其他的太傅、少傅,还有各种鞑靼的王公,可能十万两就能敲定了。只是我张安世做事要的就是谨慎,这个太傅是先办事,再给钱,和其他人不一样。只有咱们大明将你拿下,他才收银子,而定金,不过区区一万两而已。我就喜欢这样实在的人!”
顿了顿,他又神彩飞扬地道:“想不到吧,你自以为自己进入我大明,可以蛊惑人心,可以妖言惑众,哪曾想到……大明真正的敌人在南京城,在我大明内部,可你这鞑靼的走狗,又怎么会想到,鞑靼的敌人,则在漠南,也在他们的内部。“
”伱自以为你效命鞑靼,这鞑靼人就和你一条心,可曾想到,鞑靼也不是一个整体?这里头……有各部人马,每个人都各怀心思,莫说是三十万两,就算是十万两、五万两,也有人争着抢着,想将你卖了。”
书生:“……”
这书生的脸色,变得越发的惨然。
他曾想过,自己被察觉身份的许多可能,他的所有反思,几乎都在自己的身上。
譬如自己派出去的人,是否不可靠,又或者……自己本身露出了什么马脚。
可唯独没想到,张安世让人去了大漠,不只去了大漠,而且干的是跟他现在干的一样的事。
张安世乐呵呵地继续道:“还不只如此呢!这三十万两,其实也不只是你的买命钱,你的命,在我眼里不值这个价,我这叫立木为信,是借你人头,和人家长期合作,借此了解鞑靼的动向,将来,更是为我大明所用。”
书生眼眸里露出了一丝不甘,冷着脸道:“这太傅是谁?”
说起鞑靼的太傅,还真的很多,当初元朝入主中原的时候,以汉朝的官职大封官职,什么太傅、太师,就好像不要钱一样乱发一气。
此后北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为了拉拢各个部落,几乎每一个部落首领,不是太师就是太傅,若你是一个少师、少傅啥的,走出门去都觉得丢人现眼。
张安世很满意书生的表情,笑着道:“不告诉你。”
“真正知道我身份的人只有两人。”书生道:“那便是鞑靼汗和太师阿鲁台。至于其他人,可能会知道我一些行踪和身份……”
说到这里,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努力地想回忆着什么。
张安世却是看着他道:“你不用去猜测了,你认为知道你身份的人只有那么两个人,却没想过,这二人……是否会在喝酒时,和人说起你的一些事,你以为他们一定守口如瓶,却没有想过,这鞑靼的上层贵族,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你自觉得泄露身份是生死攸关的事,却没有想过,知道你身份的那两个人……却可能只当你是谈资。”
张安世笑了笑,其实他知道,对方是聪明人,很多事情,只要一点即透。
这不过是人性罢了,你生死攸关的事,和你的主子有啥关系呢?
喝一顿酒,吹一下牛,可能就把你卖了!
你的那些主子若是当真谨言慎行,何至于被赶回漠南,在大漠里放牧为生?
书生叹息道:“所以,你知道我不少事,可是……其实也只是知道一些大概。”
到了现在,张安世不介意地坦然道:“对,那太傅所告知的,是你身体不好,经常咳嗽,而且动身从漠南赶来了南京城。噢,还知道你爱穿儒装……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其实……只要有这些线索,最后你的行踪败露,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书生低着头,苦苦思索,随即他惨笑着道:“三十万两,哈哈,居然只是为了三十万两……人竟可以目光短浅到这样的地步!区区三十万两,便错失我这样的人……我为他们带来的,何止是三十万两银子,能给大明造成的损失,更不知多少个三十万两。”
张安世笑道:“道理其实你比我还明白,对这太傅而言,他能得三十万两,是揣进自己的家里,至于你带来的好处,于他又有什么用呢?”
书生愣了一下,像是一下子醒悟了一般,随即叹息了一声道:“哎……你说的不错,倒是我……一时糊涂了。”
他显得极沮丧,某种程度而言,张安世不啻是在诛他的心。
朱棣端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一言不发,不过在听到三十万两的时候,他的眉还是忍不住地颤了颤。
明明有便宜的十万八万可以打发……张安世这个小子,居然……
花银子也太大方了。
这是朕的银子啊!
当然,心痛归心痛,朱棣却还是依旧不露声色,他很清楚,真论起来,能抓住人,莫说三十万两,便是五十万、一百万两,这个银子,他也得咬牙交出来。
只是张安世的思路,却令朱棣不禁佩服。
这家伙,从来都不走常理啊,谁能想到,当逆党们日益迫近,不断给出无数难题和杀招的时候,张安世居然会提前往大漠下一步闲棋呢?
此时,张安世认真地看着书生道:“那么你呢,你为何为鞑靼效命?”
对于这个问题,书生倒是平静地道:“我祖祖辈辈,都为大元效命,这……还需要理由吗?”
张安世道:“鞑子入主中原,祸害天下,如今败逃大漠,惶惶如丧家之犬,怎么,你到现在还认他们是主人?你难道忘记了,鞑子入主之前,你还是汉人,是宋臣。”
书生却是摇头道:“不,祖辈的时候,我也不是宋臣,我的祖辈,既为辽臣,也为金臣,此后……更为元臣。”
张安世挑眉,冷冷道:“认贼作父?”
书生道:“若是安南侯是来和我争吵的,那么……似乎现在并非是时候。”
张安世倒是随即一笑,便神情缓和下来,道:“好,你继续说。”
书生道:“我叫张兴元,家父张思道。”
张安世听的还是一头雾水。
可此时,一旁坐着的朱棣,脸色却是微变,随即定定地看着书生,冷笑着道:“前元世侯张思道的子孙?”
书生很是干脆地道:“是。”
所谓世侯,最早要追溯到金朝的时候,金人入关,为了统治,与当地的豪族合作,其中最声名赫赫的,号称九公!
这九大豪族可在自己的地盘设置公府﹐任命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可以说是比大明的藩王权柄还大。
此后,等到蒙古打败了金朝,可蒙古人少,为了统治,也沿用了金人的做法,收买汉人的地主武装,这便是张安世可能了解不多,而在明初时,人尽皆知所谓的元朝世侯。
这些汉人豪强地主,被蒙古人封为万户,使其分统诸路,在本地招募汉人为兵,作战的时候,汉军第一波攻击,若是不能胜利,就让色目军马继续强攻,若是还不能胜利,这才让蒙古人出击。
可以说,这些世侯,为元朝立下了赫赫功劳。
别看他们只是小小的万户,可是实力却是盘根错节。可能进入元朝的朝班里,区区一个万户,不值一提。
可一旦在地方上,他们的权力,却几乎形同于皇帝!
往往这些管辖的人口,在三万至六万户之间,一户若是五口人,那么就是直接管辖十几万至三十万人口,管辖面积,小则一个县,大则有一个府,在这一片土地之内,他们拥有司法、征税、征兵、任命地方官员的一切特权。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除了按时给元朝朝廷上贡一定的税赋之外,他们在自己的领地,想征多少兵就征多少兵,想将税率调整到多少,司法诉讼,他们想怎么判决就可以怎么判决!地方的官吏,他们随意任免,甚至根本不必向元朝的朝廷报备。实际上,那些元朝的统治者,也懒得会管。
最重要的是,这等世侯,是万全世袭,而对于你们怎么世袭,其实也不似汉朝对待诸侯王一样,会有各种礼制的规定。
统治者们,压根就不在乎你是否触犯了什么王法,你说谁继承你的世侯之位,他们都认。
当初朱元璋北伐,抵抗最激烈的,这汉人世侯就是其中之一。
就比如眼前这个自称张兴元的爹张思道,在明军北上之后,抵抗最是积极,甚至远比许多蒙古人更为激烈。
不少蒙古人还存着,中原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回大漠里去。可这张思道不一样,抵抗得十分激烈,直到大势已去,连元朝皇帝都往大漠跑了,当时朱元璋招降这张思道。
张思道却耻于做这大明的臣子,直接归隐山林。
张安世大抵知道了前因后果,不禁道:“你为鞑靼人效力多少年了?”
张兴元如实道:“已有十数年。”
张安世随即就道:“十数年?那你一定有不少党羽了?”
张兴元却道:“天下处处都是思怀大元的人,可以说,人人都是党羽。”
这话,直接听得张安世禁不住冷笑。
似乎见张安世不信,张兴元道:“我家世代在燕赵之地,亲朋故旧无数。”
这种世侯,他说自己故旧无数,倒是没有错。
此等土皇帝,在地方上盘根错节,而且这些人,恰恰最会教育子弟,无论是弓马,还是读书,都和目不识丁的什么朱十三、赵九、刘二十六之类的寻常百姓,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本身这些人……就是各个王朝笼络的对象和人才。
张安世不由道:“也就是说,当初你的亲朋故旧……有不少,都愿为鞑靼人效力?”
张兴元点头。
张安世似乎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道:“所以你们偷偷地私下联络起来,其中这些人,不少人已不乏成为我大明的文臣武将,即便不是文臣武将,在地方上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是吗?”
张兴元又点头。
张安世道:“元人残暴,你们就这样甘心供他们驱使?”
“可大明又好到哪里去呢?”张兴元咳嗽一声,随即露出讥讽的样子道:“像我们这样有本事的人,朱元璋却用科举来限制,不是人人都有兴趣去读学四书,读八股。再者,朱元璋屠戮的人还少吗?大元在的时候,从未亏待过忠臣。”
张安世面容冷了下去,忍不住提高了声调道:“可他们屠戮的是万千百姓。”
张兴元不置可否,只默默地看了张安世半响。
半响后,却叹口气道:“无论如何,输了就是输了。我无话可说……”
张安世道:“你既供鞑靼人驱使,那么我来问你,为何有这样的人……供你驱使?譬如徐闻,譬如今日随你一起带兵谋反的右哨人马……”
张兴元抬头看着张安世,道:“他们本就思怀大元,在大元的时候,他们的祖辈们也做官,却不似在大明一般憋屈,大明的所谓官,不过都是流官而已,统领的兵马,分毫都不可染指,只有节制之权!可在大元,他们便为一方诸侯,而大明的皇帝老子,只要一不高兴,就可将你罢黜,甚是可能得来惩罚,换做是谁,心里会不怀怨愤呢?”
顿了顿,他又道:“当然,怨愤归怨愤……其实还不只如此,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为我效力,追根问底,还是要归于当初的靖难!”
“靖难?”张安世一脸疑惑。
显然,这个答案是他意想不到的。
张兴元很快就说出了原因,道:“当初我虽联络了不少人,可是朱元璋在的时候,对我等世侯和蒙古人都有防范,所以……几乎没有任何带兵和领兵的机会。所以那时候,我做的,不过是每日走亲访友,与人抱怨罢了。可是……建文登基,我立即意识到,那建文暗弱,远不及朱元璋。恰好他要削藩,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等到朱棣……”
朱棣坐在一旁,忍着这个家伙直呼其名,倒没有发作,他现在只想知道真相,反而没有轻易打断张兴元,只安静地听着。
张兴元继续道:“等到朱棣起兵,恰是用人之际,于是……我便安插了不少人,进入燕军之中。原本的用意是,制造明廷内部的混乱,等他们杀个几年,到时大明必然四分五裂!到了那时,我们再入主中原,重新夺回当初的一切。“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短短两三年功夫,这朱棣便杀入了南京城,使这大明重归一统。”
他情不自禁地露出了遗憾之色,说实话,朱棣当初确实不过是在北平的一个小小藩王,这一点兵力和人马,换做任何人……都觉得必败无疑,就算朱棣大力出了奇迹,大抵也不过是割据一方,整个大明陷入长久的内乱。
谁能想到,朱棣这么一个小藩王,最后竟是直接打过长江,而且迅速地结束了战争!
张兴元接着道:“当然,虽然这些目的没有达到,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那就是……当初原本进入燕军的人,虽没立什么天大的功劳,成为公侯,可至少……绝大多数却都因为从龙之功,或多或少,进入了南京,就说这京营右哨的将军花不鲁尔。他是蒙古降卒的后代,照理,是不可能得到大明的信任,甚至进入京营,充当武官,可恰恰是因为靖难,他才可以节制一方的人马。”
朱棣不禁动容,他眯着眼,这一刻,骤然明白了什么。
当初靖难的时候,兵力实在太少,所以对于任何愿意追随靖难的人,朱棣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来者不拒,这样看来,倒是让张兴元这样的人占了便宜。
张安世道:“所以……你借他们想弑君,然后呢?”
“弑君的事……”在张兴元镇定地道:“对我们而言,其实并没有好处,因为我也清楚,现在鞑靼部在朱元璋时几次横扫大漠,实力还没有恢复。就算中原发生了内乱,十年二十年之内,其实也很难能够入主中原。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大家继续潜伏在天下各处,伺机而动。”
于是张安世便问:“你既知道,那为何要动手?”
张兴元道:“之所以动手,是因为………你们已经察觉到我们的动向了,若是你们没有察觉,彼此或可相安无事,我们等得起,等鞑靼一统蒙古,到时再里应外合,才有恢复大元的希望。“
”可惜的是……我很清楚,朱棣是什么人,他一旦察觉到有逆党活动,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穷追猛打,迟早……我们还是可能泄露行踪的。想要彻底摆脱这些,唯一的办法,就是除掉朱棣……顺便……”
说到这里,张兴元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随即道:“还有除掉你。”
张安世不禁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所以你突然有这么多的动作,可以说是令人眼花缭乱,又是徐闻,又是栽赃宁王,还有这一次……其实都只是狗急跳墙而已。”
张兴元感叹道:“我一辈子的心血,终是在今日葬送了,所以也无话可说。”
张兴元随即看了张安世一眼,带着几分感慨的口气道:“你是个人才,我自以为自己已是聪明绝顶,却终是不如你。成王败寇,现在也没什么可说的。”
说着,他居然露出了笑容。
就好像……对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并不担忧。
倒是他顿了顿,继续道:“我是将死之人,你也知道……我这病……已有许多日子了,患了此病,其实活着和死了,也没有多大的分别,今日虽然落在你们的手里,却也没有多少遗憾了。只可惜……家父临死之前,曾心心念念,北望大元兵马入关,终究无法在我的手上完成,反而因此元气大伤,实在遗憾。”
朱棣终于坐不住了,阴冷地看着他道:“是吗?可惜那老贼已死,如若不然,若是让朕捉了,势必碎尸万段。”
张兴元只淡淡一笑:“那又如何呢?不过是逞口舌之快而已,如今……你们想让我受什么酷刑,那就直截了当吧……”
他苦笑道:“只是我已病入膏盲,应该也承受不了多少酷刑,可能要教你们失望了。”
张安世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显然很愤怒,于是张安世便道:“名录呢?”
“名录?”张兴元淡淡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便道:“那些与你勾结之人的名录,交出来吧,或许死得痛快一点。”
张兴元却摇摇头:“你们拿不到的,我不可能告诉你们。”
张安世却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你们的财富……”
张安世说到这里,顿了顿,凝视着他道:“你能活动这么久,只怕并非是因为你的家世吧!你们张家……做了这么多代人的所谓世侯,甚至是在金朝的时候,就曾裂土一方,名为万户,实则却是国中之国,这数百年,盘剥了多少民脂民膏,蒙古人这么快败退,我想……你们也不可能将这么多的财富带走,只怕……你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定还藏着累世家业,这些……难道也不该说吗?”
张兴元皱起眉头,默不作声。
朱棣的眼眸却一下子亮了。
只见张安世接着道:“而且,我刚才故意说到了三十万两银子,收买鞑靼太傅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你的表情,他对三十万两银子……没有丝毫的波澜,甚至表现出了讥讽,由此可见……这三十万两银子,在你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你所觉得讽刺的是……自己竟只因为区区三十万两,就折在了这里。这些……你不说清楚,难道就想那么容易地死吗?”
张兴元抿了抿唇,便道:“我是个聪明人,而你也是个聪明人……”
他顿了顿,昂首,直直地看着张安世,眼里透着一丝无畏,道:“你认为,我会愿意说吗?我早说过,我是将死之人,一个人即将死去,又如何可能让你们如愿呢?所以你吓不到我,就不要白费心机了,还不如赶紧上刑,让你们出出气,其他的……就不必痴心妄想了。”
朱棣显出了几分不安。
他心里知道,这张兴元能猖狂这么久,必是个意志坚决之人,寻常的办法,肯定对他无用。
朱棣站起来,借故走到一边。
张安世会意,便也起身上前,与朱棣嘀咕。
朱棣道:“此事事关重大,看来不用刑他不会招,可寻常的刑法,只怕也无法教他开口,是否召纪纲来,这个家伙……干这个还成。”
张安世轻轻地摇了摇头道:“陛下,此人重病在身,纪纲那三脚猫的功夫,只怕还没上,人就被折磨而死了,有的人,单凭刑法是不能摧毁其意志的。”
朱棣皱眉起来,显得忧心忡忡:“只是将他碎尸万段,实在难泄朕之愤恨啊,这家伙藏了这么多的银子,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同党……就这样死了,实在可惜。不如……诓骗他,给他求生的欲望?”
张安世依旧摇头:“陛下,放弃吧,我们骗不到他的,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他已分清了局势,绝对不会相信我们的,他又不是朱勇……”
朱棣的眉头皱的更深了,烦躁地道:“那该如何?”
“其实……臣还布置了一手……”张安世目光幽幽,下意识地露出了贼笑。
朱棣骤然打起了精神,忙道:“咋不早说,露了什么手?”
“需等一等……”张安世带着一丝神秘地道:“先将此人看押起来,其他地方,只怕不放心,鬼知道……这宫外头还安全不安全,他的党羽知道他落网,一定狗急跳墙,恨不得立即杀人灭口,所以臣建议,暂时将他关押在宫中,最好……让亦失哈,调一些心腹之人守着,要不……魏国公咋样?或者淇国公和成国公也行。”
朱棣却是语出惊人地道:“何须这样麻烦,朕亲自守,入他娘的……朕这几日,啥事都不干,就盯着他,可保万无一失。”
张安世忍不住露出了钦佩的样子:“陛下为了铲除乱党,殚精竭虑,亲力亲为,真的很令臣佩服啊。”
朱棣老脸一红,带着几分不自然,将目光看向了别处,接着口里道:“宫中的事,自然朕来管,你别继续啰嗦了,赶紧他娘的办事去吧!噢,宫外要小心为上,最好让模范营日夜随扈你的左右!朕看,这些人十分可靠,总之,决不可让贼子有可趁之机。”
张安世带着几分得意地笑了笑道:“陛下放心,说到保护自己,臣是很在行的。”
朱棣细细一想,觉得有理,这满天下的人都被刺杀了,若只能活下一人,那么十之八九,可能就是这个张安世了。
于是朱棣便道:“既如此,那就赶紧地做事吧。”
“是!”张安世不敢迟疑,便赶紧火速地出宫去了。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1873/26958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