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庆功筵【二合一】
推荐阅读: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荒古武神、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踏星、极道武学修改器、红楼琏二爷、武道丹帝、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凡骨、
两日后,朝廷正式颁布了有关于抚恤与犒赏的政令,并陆续对「将」级以下的将官做出了战后的犒赏,这份犒赏主要还是体现在田地、府宅以及职务两方面,像金银、丝绸这种实际性的犒赏,反而是其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魏人牢记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魏王赵润亲自下令兵铸局再一次打造了几批具有纪念意义的短剑。
这些纪念用的短剑,选用铜作为材质、长短约一掌左右,两侧并未开刃,剑身末端铭刻有「卫国战争英雄」的字样。
魏王赵润希望朝廷将这些短剑发放给所有参与战场战争的魏国士卒,无论是正规军士卒,亦或是民兵,或者私军,以此感谢他们在这场战争所做出的贡献。——至于那些已牺牲的士卒,则交予他们的家眷。
对此,魏国朝廷曾向魏王赵润提过异议,毕竟这场战争,他魏国总共动员的士卒——包括正规军、民兵、私军等等,人数其实也接近一百万,而这意味着,魏国需要打造一百万柄这类的纪念短剑,而这,会导致捉襟见肘的国库变得更加艰难。
但很显然,这个世上不存在能扭转魏王赵润想法的人,在这位君主做出最终决定后,虽然朝廷认为此举是一件‘付出大而回报小’的事,亦只能照办。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朝廷与魏王赵润出现了一些分歧,因为前者更多的考虑利益,而后者,考虑的一种精神上的东西。
事实上,魏王赵润一直以来都在加强国人在精神方面的团结、坚强,以及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可能是本着「既然要做那就一步到位」的想法,魏王赵润又亲自设计出了几款‘英雄短剑’。
比如大梁禁卫军,包括那些在大梁战役中牺牲的男儿们,在战后都能得到一款铭刻有「永不陷落之城」的英雄短剑;而赵疆、韶虎、屈塍等人所率领的「伐韩军队」,则能得到一款铭刻有「东征凯旋」的英雄短剑。
除此之外,还有几款英雄短剑,来纪念这场战争中的重要胜利。
比如云中守廉驳、九原守冯颋、朔方守赵成岳等人「夺回原中要塞」,比如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挡住秦国军队,再比如魏王赵润亲自率领三十几万魏国军队,在本土击败了诸国联军,等等等等。
不得不说,魏王赵润的‘任性’,使得魏国朝廷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付出一笔巨大的开支。
但赵润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些英雄短剑,势必会在那些士卒的手中,作为传家宝一般的东西被传承下去,连带着魏国那份「坚强不饶」的精神,传给下一代、下下一代的魏人。
只要魏人团结一致,没有人能够击败魏国!
没有人!
十二月初一,朝廷在王宫的紫宸殿开设庆功筵席,宴请这场战争的有功之士。
由于场地原因,此番朝廷只宴请了千人将以上的各军将领,可即便如此,朝廷还是将筵席的桌子摆满了整个紫宸殿外的广场。
至于各军士卒,朝廷自然也不会将其遗忘,为此,朝廷征调了户部、肃氏商会、文氏商会等他魏国绝大多数的运输船,将羊肉、蔬菜、烈酒等物,送到各个军队的驻扎地,不限量发放给魏军兵将,举国同庆。
在紫宸殿召开庆功筵席时,似乐弈、燕绉、靳黈、司马尚等刚刚投奔魏国的将领,亦受邀出席。
说实话,这些位将领难免感觉有些尴尬,毕竟无论怎么说,他们确确实实是被魏国给击败了,以失败者的角色参加胜利方的庆功筵席,这着实有些奇怪。
但没办法,他们必须出席这次筵席,毕竟他们必须融入到魏国军方,融入到魏国的这些兵将们当中,否则,必定将影响他们日后在魏国的仕途。
由于是提前了整整两个月告知了各军将领,因此,驻扎在魏国各地方的将领们,纷纷赶回雒阳,出席了这次筵席。
比如朔方守赵成岳、九原守冯颋、云中守廉驳、上党守姜鄙、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等等等等,就连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以及鲁国(非旧鲁国)的季武,在收到了邀请帖后,亦急急忙忙赶回魏国王都雒阳,参加这场盛世。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庆功筵席,囊括了魏国至少九成的将领。
“燕王到!”
“鄢陵军屈塍将军到!”
“同为鄢陵军的晏墨将军到!”
“同为鄢陵军的孙叔轲将军到!”
“魏武军韶虎将军到!”
“魏武军龙季将军到!”
“桓、桓虎将军到!”
“陈狩将军到!”
“桓王到!”
……
只见在宫门处,这些魏国大大小小的将军,在宫门前下了坐骑,谈笑风生地联袂进入了王宫,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而去。
不得不说,当在紫宸殿内看到桓虎、陈狩,以及前韩国将领乐弈、燕绉、司马尚等人时,不少魏国将领都有些发愣,相比之下,卫国的卫邵、卫振、卫郧等人出现在这座宫殿内,就显得并不出奇了。
这不,云中守廉驳、九原守冯颋,就看到了乐弈、燕绉、司马尚等旧日的同僚,惊地险些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你等几人怎么会在这里?”廉驳吃惊地问道。
面对着廉驳那近乎质问的询问,乐弈依旧还是他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闻言淡淡说道:“那你又为何会在这里?”
“老子是听说这次宴席有不少平日里弄不到的好酒……”廉驳浑不在意地说道。
确实,以廉驳的性格来说,要不是听说这次宴席中有上好的酒水,恐怕他根本懒得来雒阳参加这次宴席。
“因为酒么?”
乐弈嗤笑一声,也不知是褒奖还是嘲讽地说道:“还真像是你的为人。”说着,他转头看向九原守冯颋。
冯颋当然明白乐弈的意思,讪讪笑了笑。
他当然是为了赏赐而来的,毕竟他跟随廉驳夺回原中要塞,随后又咬住了秦国武信侯公孙起的尾巴,这可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劳。
记得在来的时候,他曾经思忖过,要不要设法从九原调到内地——虽然他在九原郡确实很自由,除了廉驳这个匹夫总是欺负他以外并无掣肘,但他还是希望能调到离雒阳近一点的地方,毕竟边塞实在是太贫穷了。
就当他们正聊着的时候,朔方守赵成岳来到了殿内,瞧见廉驳、冯颋二人,笑着走上前来打招呼:“廉驳将军、冯颋将军,两位几时来的?”
因为想趁机机会回雒阳与兄长赵成宜聚一聚,因此,赵成岳提早了十日便从朔方郡出发返回王都,并未与廉驳、冯颋二人同行。
不像廉驳,将云中郡的事物都丢给副将,独自一人来到冯颋的九原郡,完全是蹭着冯颋的车队前来王都的。
“与你兄长聚过了么?”
廉驳笑哈哈地与赵成岳打着招呼。
毕竟朔方、九原、云中紧挨着,尤其是胡人进犯时,三郡还会联合出兵讨伐,因此,廉驳对赵成岳这个作战勇猛的晚辈颇有好感。
在廉驳看来,赵成岳比只懂得躲在后面的冯颋勇猛多了。
“聚过了,这几日我就是住在我兄长的府上。”说着,赵成岳指了指西席那边,笑着说道:“本来我想把兄长拉过来,但兄长说,他是身居后方的文官,无资格坐在「东席」……”说着,他瞧见了乐弈、燕绉等人,颇有些好奇地问道:“廉驳将军,这几位是?”
只见廉驳舔了舔嘴唇,带着几分坏笑说道:“皆是廉某曾经的同僚。……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北燕守乐弈,这位是巨鹿守燕绉……”
听闻此言,赵成岳脸上露出了惊骇之色,下意识就伸手摸向腰间,却忽然想起佩剑早已在宫门处就已接下,交给了禁卫军。
瞧见这一幕,廉驳哈哈大笑道:“别慌别慌,殿内殿外有诸多的禁卫军,然而这几个家伙却能出入自如,你还不明白么?”
“呃?”赵成岳愣了愣,旋即顿时恍然,立刻就解除了戒备,歉意地对乐弈等人说道:“抱歉,诸位将军……”
此时,廉驳拍了拍他的肩膀,朝着乐弈等人介绍道:“这位是禹王赵佲的二公子,朔方守赵岳,是一个作战很勇猛的年轻人,比你勇猛多了,靳黈。……别躲了,老子早瞧见你了。”
“原来是赵佲大人二公子……”
听到这话,乐弈等人看向赵成岳的目光中出现了几分敬意。
可能在乐弈、廉驳,包括已故的雁门守李睦等将领眼中,魏国真正称得上“劲敌”的将帅,恐怕也就只有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以及魏公子润三人,其余的,哪怕是司马安、韶虎等人,都差了那么一点。
当然,这种‘轻视’就算是在北原十豪内部其实也一样——廉驳为何频繁冯颋,任意揉捏?说到底还不是看不起他么。
片刻后,在内侍监的指引下,各位将军按照战功大小、以及各「军系」的关联陆续就坐。
在东侧的首席,坐着禁卫军总统领卫骄,同席的有大梁禁卫军统领周骥、副统领侯聃,而在这三人身后的席位中,则坐着参加了「大梁战役」的将领,比如何苗、朱桂、成陵王赵燊父子、上梁侯赵安定父子等等。
东侧的次席,乃是燕王赵疆的席位,同席的有魏武军的韶虎、鄢陵军的屈塍,在其身后的席位中,坐着河内军、鄢陵军、以及湖陵水军其余将领,比如曹焱、晏墨、孙叔轲、李岌、周奎、蔡擒虎、李惑、陈汜等人。
除此之外,还有唯一一位坐在东侧席位中的文官——天策府右都尉、谏议大夫、黄池侯张启功。
廉驳、冯颋、赵成岳以及他们麾下将领的坐席,被安排在东侧的第三席,毕竟他们从秦国军队手中夺回了原中要塞,重新控制了河套地区。
而在他们之后,便是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桓王赵宣这一系的将领。
在这一队中当中,廉驳又看到一个熟面孔,而且还是曾经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熟面孔,即当年因为利益而听取了康公韩虎的命令、背叛了他的那位原副将,后来的太原守乐成。
“真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碰到你。”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廉驳对乐成虽然谈不上仇人,但他恨乐成却是真的,谁让乐成当年背叛了他呢。
“乐某亦感觉颇为意外……廉驳将军别来无恙啊。”
说着这话,乐成扫了一眼不远处的乐弈,朝着后者微微点了点头,因为论亲份,乐成乃是乐弈的堂兄。
“乐成,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随着一声询问,桓王赵宣带着骆瑸、周昪以及阳邑侯韩徐等人,来到了这边。
“只是碰到了曾经的老上司而已,桓王殿下。”
乐成轻笑着回答道。
桓王赵宣走近几步,看看廉驳、又看看乐成,似和事般说道:“时候不早了,先入座吧。……乐成将军?”
“是。”
乐成点了点头,旋即看着廉驳,笑着抱拳说道:“廉驳将军,那就暂别了。”
而此时,赵成岳好似亦看出了什么,在旁劝低声说道:“廉驳将军,今日乃庆功筵席,有什么恩怨不如放到来日吧……”
廉驳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他看似五大三粗、且打仗时很多时候亦倾向于最直接的战术,但这并不意味他是个脑袋空空的莽夫,就拿方才的事来说,廉驳一看就知道乐成、韩徐二人是傍上了魏王赵润的弟弟桓王赵宣。
当然,单单桓王赵宣的名头,倒也吓不住他廉驳,毕竟他廉驳如今在魏国的人脉亦不小,比如魏武军的韶虎、河东守魏忌,甚至于魏王赵润,都与他关系不错。
但正如赵成岳所劝说的,似今日这种日子,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旧日的恩怨跟乐成闹出什么矛盾,甚至于为此得罪桓王赵宣。
“想不到,乐成、韩徐亦投奔了魏国……呃,大魏。”
看着乐成、韩徐二人远去,燕绉感慨地说道。
他此时忽然想到,第一代的北原十豪除李睦、马奢、暴鸢、剧辛以外,其余似廉驳、秦开、乐弈、靳黈、冯颋,包括他燕绉,最终皆投奔了魏国。
而在第二代北原十豪中,取代了廉驳的乐成,接替了马奢的许历,接替了剧辛的司马尚,亦投奔了魏国。
也就是说,两代北原十豪整整九位豪将,最终皆投奔了魏国。
这让燕绉有种莫名的感慨:或许,魏国当真是天下的大势。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后,待等殿外传来“陛下驾到”的唱报声后,嘈杂纷乱的紫宸殿,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只见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魏王赵润从紫宸殿外徐徐走入,迈步走向殿内尽头的主位。
待坐定后,因为内朝大臣杜宥病重而代替他主持这次庆功筵席的介子鸱,沉声喝道:“诸将臣参见君主。”
话音刚落,便听殿内无数朝臣、将领,或拱手、或抱拳,齐声唤道:“臣等(末将)拜见陛下。”
其中,亦包括已投奔魏国的桓虎、陈狩、乐弈、燕绉、乐成、韩徐、季武、卫邵、卫郧、卫振等人。
“诸卿平身。”
赵润虚抬右手,示意诸朝臣、诸将领坐回坐席,旋即,他环视殿内的各文臣武将,心中泛起阵阵莫名的豪情。
他诞生时,正是洪德年间的初期,那时他魏国刚刚经历过「大梁内战」、「南燕叛乱」两场使国家伤筋动骨的内乱。
那时他魏国,举国上下只有八万余正规军,在北方韩国、南方楚国两者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而在三十几年后的如今,他魏国已掌控韩、卫两国,且吞并了鲁国,将韩、卫、鲁三国的良才尽皆囊括。
这让赵润不禁想起了他那位父王,二十天如一日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的父王。
『若是父王还有六叔、五叔,他们能看到我大魏今日的强盛就好了……』
赵润暗自感慨。
“陛下?”
见赵润久久没有说话,似有些走神,介子鸱连忙用眼神示意大太监高和,让后者低声提醒这位陛下。
在高和的提醒下,赵润回过神来,环视着殿内诸文臣武将,轻笑着说道:“今日,想必不少人看到了一些生面孔,比如季武将军、桓虎将军、乐弈将军、燕绉将军……但诸位无需心存疑虑,这些位将军,已投奔我大魏,他们的投奔,将会使我大魏,变得更加强盛!”
“或许有人会说,难道我大魏还不够强盛么?我大魏已是中原的霸主……然而朕却要说,我大魏还不够强盛,远远不够,因为,至今还有人妄图挑战我大魏、威胁我大魏,比如齐国、楚国以及秦国!……真正的强大,是要我大魏的敌人,丧失与我大魏作对的信心,要使他们,一听到我大魏的名号,就心存畏惧!”
端起案几上的一杯酒,赵润缓缓走下王阶,口中继续说道:“世人都说朕霸道残暴,但却没有几人知晓,朕年幼时并无什么大志,只想着终日坐拥美姬,过一世犬马声色的日子……”
『……』
听到这番话,殿内诸文臣武将,至少八成露出了惊骇之色。
尤其是乐弈、季武、桓虎等刚刚投奔魏国,且对魏王赵润并不怎么了解的将领。
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横扫中原、令中原诸国瑟瑟发抖的魏公子润、魏王润,其年幼时居然是一个并无大志的人?
开玩笑的吧?
“朕并没有说笑,当一个盛世纨绔,的确是我朕曾经唯一的志向。但是后来,朕忽然发现,朕想当一名纨绔子弟,并不容易,因为当时我大魏太弱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韩国、被楚国给覆亡了,到时候,朕就只能当一个亡国纨绔了……”
赵润自嘲地笑了笑,见此,殿内诸人亦配合地给予了一些笑声。
压了压手,待殿内的笑声逐渐消失后,赵润继续说道:“这些年,在我大魏逐渐强盛之后,朕亦难免有些安于现状,因为就像朕所说的,朕其实并无什么大志,只希望能妥善治理国家,使治下的百姓能安居乐业、远离战火……但这次的战争,却犹如当头一棒,朕此时方才明白,你不害人、人未必不会害你,怀疑、恐惧、欲望,这些人的情感,都有可能引起战争,就像这次诸国联军征讨我大魏……虽然我大魏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却有近百万国人因此丧生。”
“……朕很愤怒,前所未有的愤怒。我大魏从未兴不义之兵,可为何依旧无法避免战争?朕思忖良久,最终得出结论,我大魏……不,应该说整个中原,它之所以战乱不断,是因为中原内诸国林立,各种不同的立场、利益,才导致了永无休止的战争。我大魏想要得到永远的安定,就唯有一条路……摧毁所有与我大魏为敌、或阻碍我大魏的敌人!使我大魏的旗帜,插遍整个中原;使天日照拂之下的大地,皆成为我大魏的国土……若假以时日,全天下皆称魏人,那么中原,自然也就再无战乱。”
“这注定是一条孤独而艰难的道路,朕由衷希望,在座的诸位,以及我大魏万万千千的子民,能辅佐朕走完这条路。”
“或许朕穷尽一生,仍无法完成这个壮举。但朕还有儿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终有一日,我大魏能囊括整个天下,使中原再无战乱!”
『……』
听到赵润这一番话,殿内诸文臣武将皆目瞪口呆,他们皆被魏王赵润这一番豪言给震慑住了。
纵使初投魏国的乐弈、燕绉、司马尚等人,此时感觉眼前这位君主有些与众不同——曾经,韩国的君主韩然曾带给过他们这样类似的感觉,但眼前这位魏国的君主,却好似比韩王然更加纯粹。
这是一位,在真正意义上说,以胸襟可容下整个中原的君主。
而此时,就见赵润举起了手中的酒樽,在环视一眼殿内的诸文臣武将后,高声喝道:“敬我大魏!”
殿内诸文臣武将,包括在殿外广场上魏国各军兵将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酒樽、酒盏。
“敬我大魏!”
www.bq46.cc。m.bq46.cc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魏人牢记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魏王赵润亲自下令兵铸局再一次打造了几批具有纪念意义的短剑。
这些纪念用的短剑,选用铜作为材质、长短约一掌左右,两侧并未开刃,剑身末端铭刻有「卫国战争英雄」的字样。
魏王赵润希望朝廷将这些短剑发放给所有参与战场战争的魏国士卒,无论是正规军士卒,亦或是民兵,或者私军,以此感谢他们在这场战争所做出的贡献。——至于那些已牺牲的士卒,则交予他们的家眷。
对此,魏国朝廷曾向魏王赵润提过异议,毕竟这场战争,他魏国总共动员的士卒——包括正规军、民兵、私军等等,人数其实也接近一百万,而这意味着,魏国需要打造一百万柄这类的纪念短剑,而这,会导致捉襟见肘的国库变得更加艰难。
但很显然,这个世上不存在能扭转魏王赵润想法的人,在这位君主做出最终决定后,虽然朝廷认为此举是一件‘付出大而回报小’的事,亦只能照办。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朝廷与魏王赵润出现了一些分歧,因为前者更多的考虑利益,而后者,考虑的一种精神上的东西。
事实上,魏王赵润一直以来都在加强国人在精神方面的团结、坚强,以及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可能是本着「既然要做那就一步到位」的想法,魏王赵润又亲自设计出了几款‘英雄短剑’。
比如大梁禁卫军,包括那些在大梁战役中牺牲的男儿们,在战后都能得到一款铭刻有「永不陷落之城」的英雄短剑;而赵疆、韶虎、屈塍等人所率领的「伐韩军队」,则能得到一款铭刻有「东征凯旋」的英雄短剑。
除此之外,还有几款英雄短剑,来纪念这场战争中的重要胜利。
比如云中守廉驳、九原守冯颋、朔方守赵成岳等人「夺回原中要塞」,比如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挡住秦国军队,再比如魏王赵润亲自率领三十几万魏国军队,在本土击败了诸国联军,等等等等。
不得不说,魏王赵润的‘任性’,使得魏国朝廷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付出一笔巨大的开支。
但赵润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些英雄短剑,势必会在那些士卒的手中,作为传家宝一般的东西被传承下去,连带着魏国那份「坚强不饶」的精神,传给下一代、下下一代的魏人。
只要魏人团结一致,没有人能够击败魏国!
没有人!
十二月初一,朝廷在王宫的紫宸殿开设庆功筵席,宴请这场战争的有功之士。
由于场地原因,此番朝廷只宴请了千人将以上的各军将领,可即便如此,朝廷还是将筵席的桌子摆满了整个紫宸殿外的广场。
至于各军士卒,朝廷自然也不会将其遗忘,为此,朝廷征调了户部、肃氏商会、文氏商会等他魏国绝大多数的运输船,将羊肉、蔬菜、烈酒等物,送到各个军队的驻扎地,不限量发放给魏军兵将,举国同庆。
在紫宸殿召开庆功筵席时,似乐弈、燕绉、靳黈、司马尚等刚刚投奔魏国的将领,亦受邀出席。
说实话,这些位将领难免感觉有些尴尬,毕竟无论怎么说,他们确确实实是被魏国给击败了,以失败者的角色参加胜利方的庆功筵席,这着实有些奇怪。
但没办法,他们必须出席这次筵席,毕竟他们必须融入到魏国军方,融入到魏国的这些兵将们当中,否则,必定将影响他们日后在魏国的仕途。
由于是提前了整整两个月告知了各军将领,因此,驻扎在魏国各地方的将领们,纷纷赶回雒阳,出席了这次筵席。
比如朔方守赵成岳、九原守冯颋、云中守廉驳、上党守姜鄙、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等等等等,就连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以及鲁国(非旧鲁国)的季武,在收到了邀请帖后,亦急急忙忙赶回魏国王都雒阳,参加这场盛世。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庆功筵席,囊括了魏国至少九成的将领。
“燕王到!”
“鄢陵军屈塍将军到!”
“同为鄢陵军的晏墨将军到!”
“同为鄢陵军的孙叔轲将军到!”
“魏武军韶虎将军到!”
“魏武军龙季将军到!”
“桓、桓虎将军到!”
“陈狩将军到!”
“桓王到!”
……
只见在宫门处,这些魏国大大小小的将军,在宫门前下了坐骑,谈笑风生地联袂进入了王宫,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而去。
不得不说,当在紫宸殿内看到桓虎、陈狩,以及前韩国将领乐弈、燕绉、司马尚等人时,不少魏国将领都有些发愣,相比之下,卫国的卫邵、卫振、卫郧等人出现在这座宫殿内,就显得并不出奇了。
这不,云中守廉驳、九原守冯颋,就看到了乐弈、燕绉、司马尚等旧日的同僚,惊地险些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你等几人怎么会在这里?”廉驳吃惊地问道。
面对着廉驳那近乎质问的询问,乐弈依旧还是他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闻言淡淡说道:“那你又为何会在这里?”
“老子是听说这次宴席有不少平日里弄不到的好酒……”廉驳浑不在意地说道。
确实,以廉驳的性格来说,要不是听说这次宴席中有上好的酒水,恐怕他根本懒得来雒阳参加这次宴席。
“因为酒么?”
乐弈嗤笑一声,也不知是褒奖还是嘲讽地说道:“还真像是你的为人。”说着,他转头看向九原守冯颋。
冯颋当然明白乐弈的意思,讪讪笑了笑。
他当然是为了赏赐而来的,毕竟他跟随廉驳夺回原中要塞,随后又咬住了秦国武信侯公孙起的尾巴,这可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劳。
记得在来的时候,他曾经思忖过,要不要设法从九原调到内地——虽然他在九原郡确实很自由,除了廉驳这个匹夫总是欺负他以外并无掣肘,但他还是希望能调到离雒阳近一点的地方,毕竟边塞实在是太贫穷了。
就当他们正聊着的时候,朔方守赵成岳来到了殿内,瞧见廉驳、冯颋二人,笑着走上前来打招呼:“廉驳将军、冯颋将军,两位几时来的?”
因为想趁机机会回雒阳与兄长赵成宜聚一聚,因此,赵成岳提早了十日便从朔方郡出发返回王都,并未与廉驳、冯颋二人同行。
不像廉驳,将云中郡的事物都丢给副将,独自一人来到冯颋的九原郡,完全是蹭着冯颋的车队前来王都的。
“与你兄长聚过了么?”
廉驳笑哈哈地与赵成岳打着招呼。
毕竟朔方、九原、云中紧挨着,尤其是胡人进犯时,三郡还会联合出兵讨伐,因此,廉驳对赵成岳这个作战勇猛的晚辈颇有好感。
在廉驳看来,赵成岳比只懂得躲在后面的冯颋勇猛多了。
“聚过了,这几日我就是住在我兄长的府上。”说着,赵成岳指了指西席那边,笑着说道:“本来我想把兄长拉过来,但兄长说,他是身居后方的文官,无资格坐在「东席」……”说着,他瞧见了乐弈、燕绉等人,颇有些好奇地问道:“廉驳将军,这几位是?”
只见廉驳舔了舔嘴唇,带着几分坏笑说道:“皆是廉某曾经的同僚。……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北燕守乐弈,这位是巨鹿守燕绉……”
听闻此言,赵成岳脸上露出了惊骇之色,下意识就伸手摸向腰间,却忽然想起佩剑早已在宫门处就已接下,交给了禁卫军。
瞧见这一幕,廉驳哈哈大笑道:“别慌别慌,殿内殿外有诸多的禁卫军,然而这几个家伙却能出入自如,你还不明白么?”
“呃?”赵成岳愣了愣,旋即顿时恍然,立刻就解除了戒备,歉意地对乐弈等人说道:“抱歉,诸位将军……”
此时,廉驳拍了拍他的肩膀,朝着乐弈等人介绍道:“这位是禹王赵佲的二公子,朔方守赵岳,是一个作战很勇猛的年轻人,比你勇猛多了,靳黈。……别躲了,老子早瞧见你了。”
“原来是赵佲大人二公子……”
听到这话,乐弈等人看向赵成岳的目光中出现了几分敬意。
可能在乐弈、廉驳,包括已故的雁门守李睦等将领眼中,魏国真正称得上“劲敌”的将帅,恐怕也就只有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以及魏公子润三人,其余的,哪怕是司马安、韶虎等人,都差了那么一点。
当然,这种‘轻视’就算是在北原十豪内部其实也一样——廉驳为何频繁冯颋,任意揉捏?说到底还不是看不起他么。
片刻后,在内侍监的指引下,各位将军按照战功大小、以及各「军系」的关联陆续就坐。
在东侧的首席,坐着禁卫军总统领卫骄,同席的有大梁禁卫军统领周骥、副统领侯聃,而在这三人身后的席位中,则坐着参加了「大梁战役」的将领,比如何苗、朱桂、成陵王赵燊父子、上梁侯赵安定父子等等。
东侧的次席,乃是燕王赵疆的席位,同席的有魏武军的韶虎、鄢陵军的屈塍,在其身后的席位中,坐着河内军、鄢陵军、以及湖陵水军其余将领,比如曹焱、晏墨、孙叔轲、李岌、周奎、蔡擒虎、李惑、陈汜等人。
除此之外,还有唯一一位坐在东侧席位中的文官——天策府右都尉、谏议大夫、黄池侯张启功。
廉驳、冯颋、赵成岳以及他们麾下将领的坐席,被安排在东侧的第三席,毕竟他们从秦国军队手中夺回了原中要塞,重新控制了河套地区。
而在他们之后,便是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桓王赵宣这一系的将领。
在这一队中当中,廉驳又看到一个熟面孔,而且还是曾经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熟面孔,即当年因为利益而听取了康公韩虎的命令、背叛了他的那位原副将,后来的太原守乐成。
“真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碰到你。”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廉驳对乐成虽然谈不上仇人,但他恨乐成却是真的,谁让乐成当年背叛了他呢。
“乐某亦感觉颇为意外……廉驳将军别来无恙啊。”
说着这话,乐成扫了一眼不远处的乐弈,朝着后者微微点了点头,因为论亲份,乐成乃是乐弈的堂兄。
“乐成,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随着一声询问,桓王赵宣带着骆瑸、周昪以及阳邑侯韩徐等人,来到了这边。
“只是碰到了曾经的老上司而已,桓王殿下。”
乐成轻笑着回答道。
桓王赵宣走近几步,看看廉驳、又看看乐成,似和事般说道:“时候不早了,先入座吧。……乐成将军?”
“是。”
乐成点了点头,旋即看着廉驳,笑着抱拳说道:“廉驳将军,那就暂别了。”
而此时,赵成岳好似亦看出了什么,在旁劝低声说道:“廉驳将军,今日乃庆功筵席,有什么恩怨不如放到来日吧……”
廉驳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他看似五大三粗、且打仗时很多时候亦倾向于最直接的战术,但这并不意味他是个脑袋空空的莽夫,就拿方才的事来说,廉驳一看就知道乐成、韩徐二人是傍上了魏王赵润的弟弟桓王赵宣。
当然,单单桓王赵宣的名头,倒也吓不住他廉驳,毕竟他廉驳如今在魏国的人脉亦不小,比如魏武军的韶虎、河东守魏忌,甚至于魏王赵润,都与他关系不错。
但正如赵成岳所劝说的,似今日这种日子,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旧日的恩怨跟乐成闹出什么矛盾,甚至于为此得罪桓王赵宣。
“想不到,乐成、韩徐亦投奔了魏国……呃,大魏。”
看着乐成、韩徐二人远去,燕绉感慨地说道。
他此时忽然想到,第一代的北原十豪除李睦、马奢、暴鸢、剧辛以外,其余似廉驳、秦开、乐弈、靳黈、冯颋,包括他燕绉,最终皆投奔了魏国。
而在第二代北原十豪中,取代了廉驳的乐成,接替了马奢的许历,接替了剧辛的司马尚,亦投奔了魏国。
也就是说,两代北原十豪整整九位豪将,最终皆投奔了魏国。
这让燕绉有种莫名的感慨:或许,魏国当真是天下的大势。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后,待等殿外传来“陛下驾到”的唱报声后,嘈杂纷乱的紫宸殿,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只见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魏王赵润从紫宸殿外徐徐走入,迈步走向殿内尽头的主位。
待坐定后,因为内朝大臣杜宥病重而代替他主持这次庆功筵席的介子鸱,沉声喝道:“诸将臣参见君主。”
话音刚落,便听殿内无数朝臣、将领,或拱手、或抱拳,齐声唤道:“臣等(末将)拜见陛下。”
其中,亦包括已投奔魏国的桓虎、陈狩、乐弈、燕绉、乐成、韩徐、季武、卫邵、卫郧、卫振等人。
“诸卿平身。”
赵润虚抬右手,示意诸朝臣、诸将领坐回坐席,旋即,他环视殿内的各文臣武将,心中泛起阵阵莫名的豪情。
他诞生时,正是洪德年间的初期,那时他魏国刚刚经历过「大梁内战」、「南燕叛乱」两场使国家伤筋动骨的内乱。
那时他魏国,举国上下只有八万余正规军,在北方韩国、南方楚国两者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而在三十几年后的如今,他魏国已掌控韩、卫两国,且吞并了鲁国,将韩、卫、鲁三国的良才尽皆囊括。
这让赵润不禁想起了他那位父王,二十天如一日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的父王。
『若是父王还有六叔、五叔,他们能看到我大魏今日的强盛就好了……』
赵润暗自感慨。
“陛下?”
见赵润久久没有说话,似有些走神,介子鸱连忙用眼神示意大太监高和,让后者低声提醒这位陛下。
在高和的提醒下,赵润回过神来,环视着殿内诸文臣武将,轻笑着说道:“今日,想必不少人看到了一些生面孔,比如季武将军、桓虎将军、乐弈将军、燕绉将军……但诸位无需心存疑虑,这些位将军,已投奔我大魏,他们的投奔,将会使我大魏,变得更加强盛!”
“或许有人会说,难道我大魏还不够强盛么?我大魏已是中原的霸主……然而朕却要说,我大魏还不够强盛,远远不够,因为,至今还有人妄图挑战我大魏、威胁我大魏,比如齐国、楚国以及秦国!……真正的强大,是要我大魏的敌人,丧失与我大魏作对的信心,要使他们,一听到我大魏的名号,就心存畏惧!”
端起案几上的一杯酒,赵润缓缓走下王阶,口中继续说道:“世人都说朕霸道残暴,但却没有几人知晓,朕年幼时并无什么大志,只想着终日坐拥美姬,过一世犬马声色的日子……”
『……』
听到这番话,殿内诸文臣武将,至少八成露出了惊骇之色。
尤其是乐弈、季武、桓虎等刚刚投奔魏国,且对魏王赵润并不怎么了解的将领。
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横扫中原、令中原诸国瑟瑟发抖的魏公子润、魏王润,其年幼时居然是一个并无大志的人?
开玩笑的吧?
“朕并没有说笑,当一个盛世纨绔,的确是我朕曾经唯一的志向。但是后来,朕忽然发现,朕想当一名纨绔子弟,并不容易,因为当时我大魏太弱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韩国、被楚国给覆亡了,到时候,朕就只能当一个亡国纨绔了……”
赵润自嘲地笑了笑,见此,殿内诸人亦配合地给予了一些笑声。
压了压手,待殿内的笑声逐渐消失后,赵润继续说道:“这些年,在我大魏逐渐强盛之后,朕亦难免有些安于现状,因为就像朕所说的,朕其实并无什么大志,只希望能妥善治理国家,使治下的百姓能安居乐业、远离战火……但这次的战争,却犹如当头一棒,朕此时方才明白,你不害人、人未必不会害你,怀疑、恐惧、欲望,这些人的情感,都有可能引起战争,就像这次诸国联军征讨我大魏……虽然我大魏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却有近百万国人因此丧生。”
“……朕很愤怒,前所未有的愤怒。我大魏从未兴不义之兵,可为何依旧无法避免战争?朕思忖良久,最终得出结论,我大魏……不,应该说整个中原,它之所以战乱不断,是因为中原内诸国林立,各种不同的立场、利益,才导致了永无休止的战争。我大魏想要得到永远的安定,就唯有一条路……摧毁所有与我大魏为敌、或阻碍我大魏的敌人!使我大魏的旗帜,插遍整个中原;使天日照拂之下的大地,皆成为我大魏的国土……若假以时日,全天下皆称魏人,那么中原,自然也就再无战乱。”
“这注定是一条孤独而艰难的道路,朕由衷希望,在座的诸位,以及我大魏万万千千的子民,能辅佐朕走完这条路。”
“或许朕穷尽一生,仍无法完成这个壮举。但朕还有儿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终有一日,我大魏能囊括整个天下,使中原再无战乱!”
『……』
听到赵润这一番话,殿内诸文臣武将皆目瞪口呆,他们皆被魏王赵润这一番豪言给震慑住了。
纵使初投魏国的乐弈、燕绉、司马尚等人,此时感觉眼前这位君主有些与众不同——曾经,韩国的君主韩然曾带给过他们这样类似的感觉,但眼前这位魏国的君主,却好似比韩王然更加纯粹。
这是一位,在真正意义上说,以胸襟可容下整个中原的君主。
而此时,就见赵润举起了手中的酒樽,在环视一眼殿内的诸文臣武将后,高声喝道:“敬我大魏!”
殿内诸文臣武将,包括在殿外广场上魏国各军兵将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酒樽、酒盏。
“敬我大魏!”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1448/12719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