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个人撑起一本期刊

推荐阅读:踏星武逆焚天我的师兄太强了问鼎仙途至尊战王吞噬古帝武道丹帝混沌天帝诀美漫地狱之主沧海扬帆

    两个编辑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收到了一大批稿件。

    离谱的是,这些内容,居然还是以zip打包的形式发放的。

    两个编辑看到了之后,一脸黑线。

    论文都是一篇一篇投稿的,哪有这样打包的?

    是把原始数据打包整过来了,还是把一个班的毕业习作都发来投稿了,当咱们期刊是垃圾桶呢?

    两个编辑刚要吐槽,忽然瞥到发件人的邮箱号码。

    “这个发件人是……”

    “陈帆教授?!”

    这一看吓了一大跳。

    两个收稿编辑赶紧把压缩文件下载好,解压缩后……居然有十几篇论文。

    《论多次数贝兹曲线的阶数》

    《额外维和拓扑规范场理论》

    《C4烯烃催化裂解制取新型碳纤维材料》

    《CA/PEI微孔亲和膜的制备及其性能与应用的研究》

    《CeO2担载的Cu和Pt催化剂上低碳含氧化合物完全氧化反应的研究》

    《……》

    不光数量多,还横跨了多领域。

    “呃……看这架势,是陈教授无疑问了。”

    “这么多的吗?”

    “这也太离谱了吧?”

    “这才多久时间,陈教授能搞出来这么多的研究?”

    两个编辑都是博士毕业,虽然跨领域不见得精通,但是看懂皮毛不成问题。随便选了一篇打开,发现里边的内容都是科技前沿。

    “这……”

    “这个问题,之前在科教栏目上过电视,已经十多年了,至今没有明确的成果,现在居然公布出来了。”

    “……是真的吗?”

    “陈教授难道公布过什么假的吗?”

    “没有。”

    “那他公布出来的内容,肯定是真实的……至少经过他自己的检验。”

    “是的。”

    两个人把论文翻了一遍,发现数据结构严谨,随便验算都具备勾稽关系,完美的符合科学逻辑。

    “所以,这算是解决了?”

    “对。”

    “再看看其他的吧?”

    两个编辑,有一个是数学系,所以第二篇,选择查看一个数学论文。

    这篇论文打开后,只有短短的三页,论证过程精炼,但思路十分巧妙。

    “我的天呐!”

    “陈教授在推导这个公式时,是上帝握住了他的手吗?”

    “我硕士阶段的毕业论文,是相关方面的研究。我从来没想象过,居然还能选择如此方式……”

    “如果当时就能引用陈教授的公式,我当时的毕业论文,至少可以少走一年半弯路。”

    “相见恨晚啊!”

    “怪不得都说,陈帆虽然不在数学圈混,但是数学圈到处都是他的传说。这样看来,这句话确实不过分。”

    有些学科,是非常看天赋的。

    比如,数学。

    在学校里,经常听到数学系的教授们提起陈帆,说陈帆如果能塌心研究数学,有生之年,他甚至可以解决全部数学界的“七大猜想”。

    虽然陈帆目前,已经解决了黎曼猜想和N-S方程,但是剩下的猜想,仍然是难啃的硬骨头。

    数学的论证,需要一点灵感和很多的汗水……

    所以,就算陈帆有历史成绩,别人也不敢推测其他的猜想是否被证明。

    在他们眼里,陈帆灵感足够,但他分配给数学的时间,太少了。

    两个收稿编辑又看了看,接下来一连几篇论文,写的内容就比较复杂,并不是很好看懂。

    恰好这时候陈帆打来电话:

    “论文已经发过去了。”

    “你们应该看了吧?”

    小编辑结结巴巴:

    “看……看了,但没看完。”

    陈帆说:

    “嗯,看了就好。”

    “我们虽然是全新的期刊,但是不能辜负了质量。”

    “投稿一定要精挑细选,不要让一些垃圾论文混进来。要逐渐树立华国在科研圈的威信。”

    “这些论文,是我前……是我之前的研究,如果版面不够,就拿它们顶上去。同行评审就交给学院做吧。”

    陈帆差点说成前世的研究成果,好在圆回来了。这些都是他前世已经通过的论文,前世可以过评审,现在当然也没有任何问题。

    小编辑:

    “哦,好的。”

    陈帆点点头,满意的说道:

    “好的。有关碳纤维新材料的实验,是重大创新,该放到封面就放到封面去。”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先这样吧。有问题的话,随时联系。”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俩编辑盯着一堆论文文稿,又发呆了一会,安排说:

    “别傻愣着了,赶紧和学校的教授们约吧。他们不是客串我们期刊的审稿团队吗?”

    “嗯好。”

    “等一下,先把陈帆教授的论文,按学科分类,再交到有关教授那……”

    “……”

    陈帆的研究太驳杂了,而且每一个都细枝末节到专业行家才懂的地步,让人忍不住惊奇。

    于是,陈帆的论文,在教授们下午给学生上第一节课之前,送到了手上。

    “材料化学方面?三篇?”

    “离谱!”

    “陈教授也太高产了!”

    “秘书,通知学生下节课上自习,我要先学习学习陈帆教授的论文。”

    有的教授,为了看论文,自己的课都不上了,直接办公室闭关审稿。

    …………

    数学系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严文仲教授看到陈帆的稿件,直接把自己的研究生都召唤过来。他喜欢和大家一起学习,开个组会讨论讨论。

    “陈教授,谁啊?他发的论文,审稿值得严老这么上心?”

    “陈帆教授,证明黎曼猜想那个!”

    “我靠!”

    学生们也匆匆忙忙跑去了。

    这位突然发表成果,确实值得关注。

    开会说是审稿,实际上就变成了学习和探讨。

    因为陈帆新论文的逻辑,大家已经默认没啥问题了……

    就这样,《科技》第一期的危机,在陈帆的轻描淡写中解决了。

    所有的板块,凡事空缺的,都由陈帆的作品来填充空白。

    做排班和插图工作的小编觉得快忙死了,最开始以为工作轻松,现在加班都干不完。后来两个收稿小编一起帮忙,才让期刊在时间内按时整完。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1276/15303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