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整顿太医院
推荐阅读: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至尊战王、反派就很无敌、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吞噬古帝、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太古神尊、快穿之不服来战呀、红楼琏二爷、
“陛下恕罪,臣年老昏聩,竟…竟看不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之症。”
郑延进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跪在地上哭喊。
他自知此次逃无可逃,在入宫以前,思虑再三,觉得如想保全自身,只有自请解职这一种办法。
看眼下这种情况,就是自请解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回还的余地了。
只希望皇帝能念及他们郑家祖辈为朝廷执掌太医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饶恕了这一回。
“臣年老昏聩,无法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准许臣回乡养老,颐养天年…!”
郑延进说完这话,只敢垂眸望地,大气也不敢出。
听见这话,朱由校的脸上仍旧阴晴不定,冷笑道:“你老眼昏花了,也确实应该回家去了。”
“带带孙子,没事在院子里那么一靠,不比待在太医院追名逐利强多了?”
“郑延进,朕说的可对!”
闻言,郑延进更是趴得更低了些,连声喊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知罪了!”
朱由校盯了他一会儿,摆手道:“罢了,滚回家去吧,永远不要再回太医院。”
郑延进如蒙大赦,好似顷刻间捡回了一条命。
“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
“滚!”
看着郑延进连滚带爬的出了西暖阁,朱由校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这次自己儿子得了个感冒,现在的风寒可能和后世感冒不同,但也没那么致命,却差点被耽误出事来。
由此可见,太医院究竟是腐化、堕落到了什么地步!
这样的太医院,也难怪历史上的天启皇帝诸多皇子皇女一个也没活下来。
就这些庸医,倒不如随便在北京城的巷子里找个郎中瞧病来的让人放心。
不得病还不知道,自己儿子这一得病,算是给朱由校敲了一个警钟。
风寒已经开始转好,但是太医院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罢免一个郑延进,很显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想让太医院在接下来起到作用,整个都需要大换血。
而明代太医院的世袭制度,第一个就要废除!
太医院的确是需要整顿,因为太医院它就不仅仅只是一群给皇家瞧病治病的医生那么简单。
太医院自宋代始设以来,到眼下的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医药体系。
中央集权程度越深,医药就越需要集中统一管理,而有明一代,恰恰是历朝历代皇权的顶峰。
太医院之下,还有诸多的宫廷、地方医药机构。
如御药房、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及地方上的惠民药局、王府良医所、州府医学教育机构等,都受太医院直接或间接的管理。
全国各地按年派纳的药材,需要送往生药库中统计品种、数量,进行存放,最后在需要用药的时候,由御药房负责分派药品。
其余安乐堂,典药局等宫廷医药机构,也都归属于太医院,各自有其职能。
安乐堂专事安置无权势、重病垂危的太监,典药局责位于东宫,是东宫六局之一,负责东宫的治病用药,不册封太子时不设。
册封太子后,由太医院派遣一名御医作为局丞管理典药局,另拨给诸多小吏,作为辅助。
其余东宫五局,也都是册封太子后才会重新设立。
诸如王府良医所,负责各王府的治病用药,惠民药局相当于朝廷免费给百姓发放治疗药品和看病治病的官办医院。
这些诸多宫廷或地方的医疗机构,都统一由紫禁城内的太医院官署管理。
太医院眼下如此的萎靡不振,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只怕是尽皆如此。
这可能也是眼下各地百姓体弱多病,对朝廷不满的另外一个原因。
全国上下,与医药有关的事宜,都需要经过太医院的协调处置才能得以实行。
由此可见,太医院这个地方,权势也是真的不小!
从前,两京太医院均下设惠民药局和生药库等诸多医疗机构,这些机构也分别设大使、副使等官,管理十分混乱。
天启二年朱由校南巡取消南京六部及各部院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在都由紫禁城太医院统一调配。
为了防止太医院权势过大,瞒天过海,洪武皇帝朱元璋也留了一手,便是六部之一的礼部,被赐予了监察太医院的权利。
礼部和太医院形成制约,这为太医院的腐败起到了很大的拖延效果。
然而,正德以后,礼部和太医院就开始穿一条裤子,常常互通有无。
万历二十年以后,礼部更是连堂官都多年空缺,对太医院的制约功能几乎完全失效。
时至今日,太医院已经是完全的腐化和堕落,就连基本的为皇家看病治病都做不到。
这也就说明着,除了民间的游医和郎中以外,朝廷的医疗体系,实际上已经完全崩溃。
官办的惠民药局多年没有得到太医院增派的人手,年久失修不说,连药品也是时有时无,已经成了华丽的摆设。
其余诸多宫廷、地方的医疗机构,大抵都是如此,得不到朝廷的重视,苟延残喘罢了。
实际上,就连朱由校在最初的六年,都没有注意到太医院的问题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
直到朱慈燃生病,才是后知后觉。
不过眼下朱由校已经大权在握,整顿太医院,自然也是想什么就能做什么。
相比于整顿卫所需要的多年谋划,太医院显然轻松得多。
那些御医甚至比文官还要孱弱无力,文官起码还可以执笔为刀,对朱由校这个皇帝进行反击。
可是他们,就只有等着被裁撤和取替这一条路。
朱由校只需要下一道圣旨,就能让现在全国的医疗体系得到极大的缓解和改善。
接下来的整顿,想必也是顺风顺水。
朱由校沉吟许久,说道:
“传谕司礼监,着司礼监拟旨。”
“废除太医院御医的世袭制度,全国范围内海选医术高明之士进入太医院。”
“以副使杨峙为新任太医院院使,在太医院内进行医术考核,所有御医都要参与,通过者才可以留在太医院。”
将太医院换血,相当于给一个人换了头,必定能起到除旧革新的效果,但这还只是整顿全国医疗体系的第一步。
www.bq46.cc。m.bq46.cc
郑延进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跪在地上哭喊。
他自知此次逃无可逃,在入宫以前,思虑再三,觉得如想保全自身,只有自请解职这一种办法。
看眼下这种情况,就是自请解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回还的余地了。
只希望皇帝能念及他们郑家祖辈为朝廷执掌太医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饶恕了这一回。
“臣年老昏聩,无法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准许臣回乡养老,颐养天年…!”
郑延进说完这话,只敢垂眸望地,大气也不敢出。
听见这话,朱由校的脸上仍旧阴晴不定,冷笑道:“你老眼昏花了,也确实应该回家去了。”
“带带孙子,没事在院子里那么一靠,不比待在太医院追名逐利强多了?”
“郑延进,朕说的可对!”
闻言,郑延进更是趴得更低了些,连声喊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知罪了!”
朱由校盯了他一会儿,摆手道:“罢了,滚回家去吧,永远不要再回太医院。”
郑延进如蒙大赦,好似顷刻间捡回了一条命。
“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
“滚!”
看着郑延进连滚带爬的出了西暖阁,朱由校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这次自己儿子得了个感冒,现在的风寒可能和后世感冒不同,但也没那么致命,却差点被耽误出事来。
由此可见,太医院究竟是腐化、堕落到了什么地步!
这样的太医院,也难怪历史上的天启皇帝诸多皇子皇女一个也没活下来。
就这些庸医,倒不如随便在北京城的巷子里找个郎中瞧病来的让人放心。
不得病还不知道,自己儿子这一得病,算是给朱由校敲了一个警钟。
风寒已经开始转好,但是太医院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罢免一个郑延进,很显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想让太医院在接下来起到作用,整个都需要大换血。
而明代太医院的世袭制度,第一个就要废除!
太医院的确是需要整顿,因为太医院它就不仅仅只是一群给皇家瞧病治病的医生那么简单。
太医院自宋代始设以来,到眼下的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医药体系。
中央集权程度越深,医药就越需要集中统一管理,而有明一代,恰恰是历朝历代皇权的顶峰。
太医院之下,还有诸多的宫廷、地方医药机构。
如御药房、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及地方上的惠民药局、王府良医所、州府医学教育机构等,都受太医院直接或间接的管理。
全国各地按年派纳的药材,需要送往生药库中统计品种、数量,进行存放,最后在需要用药的时候,由御药房负责分派药品。
其余安乐堂,典药局等宫廷医药机构,也都归属于太医院,各自有其职能。
安乐堂专事安置无权势、重病垂危的太监,典药局责位于东宫,是东宫六局之一,负责东宫的治病用药,不册封太子时不设。
册封太子后,由太医院派遣一名御医作为局丞管理典药局,另拨给诸多小吏,作为辅助。
其余东宫五局,也都是册封太子后才会重新设立。
诸如王府良医所,负责各王府的治病用药,惠民药局相当于朝廷免费给百姓发放治疗药品和看病治病的官办医院。
这些诸多宫廷或地方的医疗机构,都统一由紫禁城内的太医院官署管理。
太医院眼下如此的萎靡不振,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只怕是尽皆如此。
这可能也是眼下各地百姓体弱多病,对朝廷不满的另外一个原因。
全国上下,与医药有关的事宜,都需要经过太医院的协调处置才能得以实行。
由此可见,太医院这个地方,权势也是真的不小!
从前,两京太医院均下设惠民药局和生药库等诸多医疗机构,这些机构也分别设大使、副使等官,管理十分混乱。
天启二年朱由校南巡取消南京六部及各部院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在都由紫禁城太医院统一调配。
为了防止太医院权势过大,瞒天过海,洪武皇帝朱元璋也留了一手,便是六部之一的礼部,被赐予了监察太医院的权利。
礼部和太医院形成制约,这为太医院的腐败起到了很大的拖延效果。
然而,正德以后,礼部和太医院就开始穿一条裤子,常常互通有无。
万历二十年以后,礼部更是连堂官都多年空缺,对太医院的制约功能几乎完全失效。
时至今日,太医院已经是完全的腐化和堕落,就连基本的为皇家看病治病都做不到。
这也就说明着,除了民间的游医和郎中以外,朝廷的医疗体系,实际上已经完全崩溃。
官办的惠民药局多年没有得到太医院增派的人手,年久失修不说,连药品也是时有时无,已经成了华丽的摆设。
其余诸多宫廷、地方的医疗机构,大抵都是如此,得不到朝廷的重视,苟延残喘罢了。
实际上,就连朱由校在最初的六年,都没有注意到太医院的问题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
直到朱慈燃生病,才是后知后觉。
不过眼下朱由校已经大权在握,整顿太医院,自然也是想什么就能做什么。
相比于整顿卫所需要的多年谋划,太医院显然轻松得多。
那些御医甚至比文官还要孱弱无力,文官起码还可以执笔为刀,对朱由校这个皇帝进行反击。
可是他们,就只有等着被裁撤和取替这一条路。
朱由校只需要下一道圣旨,就能让现在全国的医疗体系得到极大的缓解和改善。
接下来的整顿,想必也是顺风顺水。
朱由校沉吟许久,说道:
“传谕司礼监,着司礼监拟旨。”
“废除太医院御医的世袭制度,全国范围内海选医术高明之士进入太医院。”
“以副使杨峙为新任太医院院使,在太医院内进行医术考核,所有御医都要参与,通过者才可以留在太医院。”
将太医院换血,相当于给一个人换了头,必定能起到除旧革新的效果,但这还只是整顿全国医疗体系的第一步。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0/404/2204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